绿茵为媒:深圳援疆托举 儿子娃娃 足球梦

  • 2025-09-21
  • 1

清晨的阳光掠过帕米尔高原的山脊,洒在喀什市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的草坪上。14 岁的阿瓦妮萨・艾依来提系紧鞋带,和队友们开始了一天的训练。这个曾在土坡上追逐布缝足球的女孩,如今脚下的草皮柔软得像绿绒地毯,身后 11 人制标准球场的记分牌闪烁着电子光芒 —— 这是深圳援疆投入 1 亿元打造的南疆首个国际足联认证足球基地,也是无数喀什 "儿子娃娃" 足球梦启航的地方。

"儿子娃娃" 在新疆方言里意为勇敢坚毅的少年,这份精神在喀什的足球场上燃烧了数十年。1995 年,刚任教的买买提江・马哈木提就被孩子们对足球的热情打动:他们在干涸河床里追球,用旧球鞋踢布缝的足球,哪怕满身尘土也笑得灿烂。2012 年,这位体育教师拆掉自家葡萄架搭起简易球门,组建起 "儿子娃娃" 足球队,首批 28 名队员在凹凸不平的土场上开始了训练。而如今,深圳援建的喀什市第三十六中学不仅有了智能化训练设备,更能随时带学生到深喀基地训练 —— 这里 135 亩的场地上,3 个 11 人制足球场、2 个 8 人制足球场、室内球场和沙滩足球场错落有致,康复训练室、战术教室一应俱全,可容纳 900 人的公寓楼和 500 人餐厅让集中训练毫无后顾之忧。

硬件升级只是开始。深圳援疆创新性地引入 "软件 + 硬件" 双轮驱动模式,让专业足球资源跨越 4000 公里扎根喀什。2024 年 3 月,60 名喀什体育教师在深喀基地参加了新疆足协 E 级教练员培训,从足球基础教程到青少年心理特点,从战术设计到损伤预防,系统学习科学训练方法。这是腾讯 "智体双百" 计划的一部分,该计划已为喀什 76 所中小学培训 300 名体育教师,还将选拔优秀者参加 D 级教练员培训。如今买买提江执教的 "儿子娃娃" 队已壮大到 160 余人,更走出了艾菲尔丁・艾斯卡尔、木塔力甫・伊明喀日等 4 名国脚,他们的照片挂在基地荣誉墙上,成为学弟学妹们的偶像。

赛事体系的完善让孩子们有了更多成长舞台。依托深喀基地,喀什建立起覆盖全年的五级赛事平台,计划每年举办中小学联赛 1100 场次、精英联赛 600 场次。2024 年以来,320 场赛事吸引 4.8 万学生参与,西北五省超级联赛在这里开赛时,场边观众的呐喊声几乎要掀翻看台。"以前一年难有几场比赛,现在每周都能打比赛!" 阿瓦妮萨的球鞋换了好几双,技术也突飞猛进,她家门口 5 分钟路程的社区足球场,正是深圳援建的便民设施之一。

绿茵为媒:深圳援疆托举 儿子娃娃 足球梦

足球更架起了深喀两地的友谊之桥。2024 年 9 月,68 名喀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赴深圳交流,他们与深圳 U13 梯队切磋技艺,参观比亚迪工厂,在深圳湾第一次看到大海。"深圳孩子的大局观值得学习,我们的体能优势也要保持。" 买买提江多次带队赴深,见证着两地少年在绿茵场上的相互成长。而在 2023 年 "少年村超" 交流赛上,喀什 "儿子娃娃" 队与深圳梯队的比赛吸引了女足国脚赵丽娜现场解说,孩子们混合组队的友谊赛,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球场绽放。

如今的深喀基地已成为南疆足球的 "人才摇篮",400 余名精英球员在这里接受专业培养,152 支中小学球队得到基地指导。当夕阳为球场镀上金边,阿瓦妮萨和队友们结束训练,战术教室里亮起灯光,教练正用视频分析今天的比赛。远处公寓楼里,来自各县市的球员们在晚自习后讨论战术,他们的梦想不再局限于喀什的球场 —— 通过深圳援疆搭建的 "校园到职业" 双轨通道,有人已收到中超俱乐部青训梯队的邀请。

milan米兰,米兰官网,milan米兰,米兰·(milan)中国官方网站

"我们不仅要建球场,更要种下梦想的种子。" 深圳援疆干部王大正的话道出了项目的深意。从买买提江拆掉葡萄架的坚守,到深圳援建的现代化基地;从 28 人的小球队,到输送国脚的人才基地,深圳援疆用足球为笔,在喀什大地上书写着 "体教融合" 的生动篇章。当 "儿子娃娃" 们在绿茵场上奔跑跳跃,他们追逐的不仅是足球,更是被照亮的未来,而深喀两地的深情厚谊,正随着足球的滚动愈发深厚绵长。